精准足球推荐/篮球视频/天天盈球竞彩足球比分/2022世界杯赛程 - 欧洲杯开赛时间

事關醫護收入!醫改大省又出新舉措:年薪制,優化編制,薪酬分配向這類人員傾斜

2024-07-30 03:58
來源:福建省衛健委   作者:

近日,福建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編辦、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推進全省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強調到2025年底,各縣域醫共體全部達到國家緊密型評判標準。

圖源:福建省衛健委

到2027年底,全省各縣域醫共體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進一步鞏固,縣鄉村三級協同更加高效,縣域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醫保基金縣域使用效能明顯提升,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實施方案》因地制宜推廣三明經驗,吸收福建省醫共體建設的實踐經驗,鞏固所有縣(市)已組建的縣域醫共體,明確了進一步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的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主要任務部分對縣域醫共體的外部管理、內部運行、完善服務、支持政策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形成了4個方面17項重點任務。



如何進一步完善縣域醫共體管理體制?

《實施方案》從4個方面進一步完善縣域醫共體管理體制。

一是健全推進機制

建立由縣級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各部門參與的推進機制,由縣級黨委或政府負責人擔任召集人,推進機制日常工作由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承擔,完善支持政策,落實監管責任,壓實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管理、服務責任。

二是完善縣域醫共體布局

鞏固已建成的縣域醫共體并支持市轄區組建縣域醫共體,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辦醫療機構加入縣域醫共體。鼓勵有條件的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明確縣域醫共體內各成員單位法人資格、機構名稱等原則上保持不變。

三是建立縣域醫防協同

建立健全縣域醫共體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服務融合和資源信息共享等協同機制,縣級公共衛生專業機構負責縣域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技術指導、業務培訓、監督檢查等工作,探索參與縣域醫共體管理和服務的有效形式。

四是加強城鄉聯動和鄉村一體化

城市支援農村方面,通過專家派駐、專科共建、臨床帶教、遠程協同、科研和項目協作等方式推進三級醫院與縣域醫共體結對幫扶、組團式支援,開展幫扶的城市公立三級醫院對縣域醫共體要至少派出3名以上專家給予醫療、藥學、護理、管理等常年駐守指導。


以縣帶鄉方面,要求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通過“科包院”、聯合病房、培訓指導、縣域巡回醫療等形式向鄉鎮(街道)常年派駐臨床、管理人才,確保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有1名牽頭醫院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常年服務。



規范縣域醫共體內部運行管理有哪些具體要求?

《實施方案》從4個方面提出規范縣域醫共體內部運行管理的具體要求。

一是完善內部決策機制

加強縣域醫共體黨組織建設,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班子成員可兼任縣域醫共體黨組織書記,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

二是加強績效考核

要求各設區市或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組織相關部門制定縣域醫共體年度任務目標和績效考核指標,每年開展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主要負責人任免、薪酬、獎懲以及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醫保基金支付、績效工資總量核定等掛鉤。要以資源下沉為導向,建立內部考核激勵機制,考核指標向資源下沉、巡診派駐、家庭醫生簽約、成本控制等方面傾斜。要求制定醫保基金結余留用收入、績效工資等在各成員單位的分配方案,明確醫保基金結余留用收入在成員單位的分配比例。

三是加強內部統一管理

依托牽頭醫院組建縣域醫共體人力資源、財務、醫保等三大管理中心。統籌縣域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人員合理流動,優先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人需要,確保基層全科醫生、中醫醫師、公共衛生醫師、藥師等按要求配備到位。

四是強化服務質量管理

依托牽頭醫院組建醫療質控、藥品(耗材)等兩個管理中心。要求統一縣域醫共體內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人員培訓、質量控制等標準,強化縣域醫共體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完善查房、病案管理、處方點評、機構間轉診等工作流程和標準,加強檢查檢驗、疾病診斷質量監測評價。制定縣域醫共體內統一用藥目錄,實行統一采購配送,統一支付貨款。建立缺藥登記和配送制度,推動縣域醫共體內醫保處方自由流動。



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整體服務能力有哪些舉措?

《實施方案》從5個方面進一步提升縣域醫共體的整體服務能力。

一是完善資源服務共享

完善縣域內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診斷、消毒供應、遠程會診等六大資源共享中心,統籌建立縣域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等五大臨床服務中心,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服務能力。建立縣域醫共體信息數據管理中心,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的應用。

二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統籌縣域中醫藥服務資源,加快推進縣級中醫醫院“兩專科一中心”、共享中藥房及中藥配送服務項目建設。加強對基層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和適宜技術推廣,指導基層加強“中醫館”“中醫閣”建設。

三是提升重大疫情應對和醫療應急能力

要求健全縣域醫共體傳染病監測預警機制,依托牽頭醫院建立覆蓋城鄉的縣域急救體系,加強基層醫療應急小分隊建設,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

四是拓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縣級綜合醫院要設立全科醫學科,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平臺,依托村居(社區)網格,擴大做實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縣域醫共體內上級醫院在專家號源、住院床位和預約檢查等方面預留20%以上的資源優先保障患者轉診。

五是創新醫防融合新模式

依托牽頭醫院組建健康管理中心,完善縣域醫共體公共衛生責任清單,明確牽頭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責,統籌醫保基金和公共衛生服務資金使用,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的有效銜接。


完善縣域醫共體建設有哪些支持政策?

在投入保障方面,對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等運行成本通過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補償,同時新增財政衛生健康支出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適當傾斜。省級財政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藥物制度補助、鄉鎮衛生院人員經費保障和衛技人員獎勵等資金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予以補助。探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由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打包管理。預算內投資對縣域醫共體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縣域醫共體建設省級補助長效機制。

在人事編制方面,提出在編制使用、人員招聘、人事安排、績效考核、職稱評聘等方面賦予縣域醫共體更多自主權。

縣域醫共體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編制使用實行備案制管理,牽頭醫院研究提出編制使用需求方案,報縣級衛健部門審核,經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備案后實施。縣域醫共體推進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縣管鄉用”,鄉村醫生“鄉聘村用”,適當提高基層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執業(助理)醫師可參加職稱評聘。

在薪酬方面,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合理確定內部薪酬結構,注重醫務人員的收入穩定和有效激勵,可在內部薪酬分配時向群眾急需且人才短缺專業或下沉下鄉的醫務人員傾斜。統籌平衡縣鄉兩級績效工資水平,合理調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間人員收入差距。推進縣域醫共體內各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實行年薪制。

在醫保政策支持方面,一是完善醫保支付政策。完善縣域醫共體“總額包干、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機制,結余資金納入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收入,明確合理超支分擔界限,加強對醫療費用增長率、醫保報銷比例、基層就診率、縣域內基金支出比例、縣域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基金占比等方面的考核。強化縣域醫共體醫保基金使用內部監管責任,對中醫醫療機構牽頭組建的縣域醫共體在總額預算上適當傾斜。


二是加強醫療保障政策協同。要求各地實施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時,要統籌支持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對于換藥、注射、輸液、采血等均質化程度高的醫療服務項目,可以明確具體范圍,逐步實施縣域同城同價。合理調整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與醫保基金統籌能力和患者承受能力相銜接。醫保報銷目錄增設中醫康復治療、安寧療護等農村地區適宜衛生服務項目,簡化申報流程,逐步提高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性收入占比。

定調!所有醫護注意:中央公布醫改新任務,重點關注薪酬、編制、基層等7大方面→    職稱評審新規:工作30年中級10年,可這樣評副高!基層“萬年主治”晉升有望?